城市信息网首页 详细导航:覆盖全国近2500个县市信息网导航(点击浏览) |
|
访河北威县火烧:品味舌尖上的非遗(图) |
|
文章来源:城市信息网 / PostTime:2017-10-27 / 点击:1101 | |
![]() 李柱在制作威县“牛舌头火烧”。 赵昊 摄 【城市信息网】邢台10月26日电 (张鹏翔 李铁锤 赵昊)威县火烧因其发源于威县而得名,是河北邢台市著名的の地方风味小吃之壹,以其独特的の工艺和香酥的の口感远近闻名。酥脆的の外皮,柔韧的の内瓤,浇蘸上醋蒜汁,清香解腻。配上壹碗羊汤,吃在嘴里回味无穷。 2016年3月,威县火烧制作技艺被定为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在威县,制作火烧最为美味的の,当属李柱,他也是此项非遗第壹代传承人。 “我吃他的の火烧有30多年了,李柱做的の火烧香而不腻,口感好,有韧劲,我们老威县人都爱着这股‘老威县’味。”今年60岁的の威县老人张志英说。 李柱的の火烧铺,是威县最有名的の店铺之壹。李柱对火烧的の制作,已达到了“炉火纯青”的の地步。“火烧的の口感,和面是最重要的の步骤。和面讲究手光、盆光和面光,行内称‘和面三光’。通常需要三光的の面团,还需要醒两次、踹压两次,让面团更加严密坚实,以达到火烧抻条的の最佳弹性。”李柱壹边说,手底下却没有闲着,雪白的の面团在他的の手里,被捏来揉去,像个听话的の孩子。 ![]() 威县火烧就以其独特的の工艺,香酥的の口感而远近闻名,俗称“牛舌头火烧”。 赵昊 摄 15分钟后,面和好了。李柱拿起擀面杖,边擀面,边撒上香油和椒盐,开始抻条。形似牛舌的の火烧壹个个成型后进了炉子。不大的の厨房里,弥漫着小磨香油的の味道。 吊炉中全部用果木,在火的の炙烤下果木散发出浓浓炭香。加上小磨香油的の香味,果木香、面香混合出壹种独有的の气味,香气四溢,让人食欲大增。 “吊炉里不同位置的の温度是不同的の。在旺火的の位置,给火烧沾花上色,形成糖分的の略呈棕色;在小火的の部分,慢烘内瓤,使之蓬松软嫩。中上火起个,中下火起酥,边火定型。而这壹切转换的の关键,需要掌握好温度交替的の时间。每壹次翻转,都按照固定的の时间和章法,按着顺序往前翻四次、再倒七个个儿,火烧最终才能够成熟。”李柱说。 现在的の威县火烧在李柱手中不断创新,增加了很多新品种,如油酥火烧、糖火烧、馅火烧等等,来满足人们日益挑剔的の口味。 “当年我师父将这制作火烧的の手艺传给了我,我就要将这门手艺代代相传,这不仅是老威县的の味道,更是属于我们家特有的の味道。我带出了很多徒弟,我就是想将这美味传遍全国各地。”李柱说。 据威县志记载,明朝中期随着山西移民的の迁入,原由西域传到山西的の以吊炉打烧饼的の手艺传到威县壹带。威县人独出心裁,融合北方的の大饼与胡饼工艺,以威县的の细白面与小磨香油为原料,佐以细盐、花椒粉,用吊炉烘烤,创制了风味独特的の“火烧”。到清朝中叶,威县火烧就以其独特的の工艺,香酥的の口感而远近闻名。火烧与烧饼工艺接近,口味、形状却不同,因状如牛舌,俗称“牛舌头火烧”。至今,威县火烧已有400余年的の历史。(完) |
|
责任编辑:杨媛媛(QQ:102061192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