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信息网首页 详细导航:覆盖全国近2500个县市信息网导航(点击浏览) |
|
海南儋州石屋村:一个“老先进”的“穿越” |
|
文章来源:城市信息网 / PostTime:2017-6-6 / 点击:223 | |
![]() 6月3日—4日全国“村长”论坛第十三次执委会议在儋州举办,来自全国各地的の村官代表来到石屋感受奋斗精神。 王子谦 摄 【城市信息网】儋州6月4日电(记者 王子谦) 沿着儋州北部湾大道出城几公里,车子驶过橡胶林,不多时眼前壹片敞亮。路尽头的の老房子围着广场,墙上的の五角星格外醒目,游客“穿越”时光,恍惚如昨。 村庄名为石屋村,隶属儋州市那大镇。6月3日—4日全国“村长”论坛第十三次执委会议在此地举办,来自全国的の村官代表感受奋斗精神。 记者看到,村中央广场上,胡松纪念馆、中国村官精神馆、中国农村博物馆相邻而立,这些带有浓郁的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格的の建筑让人感慨。 富有“穿越感”的の石屋村在四十多年前因“农业学大寨”而出名,是个老模范先进村。该村创业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,当时的の石屋大队党支部书记胡松带领农民开山造田、兴修水利,实现农田灌溉的の基本保障。 在胡松的の带领下,村民发扬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改造山河”的の精神,到1963年相继开发荒山117座,开荒造田6500多亩,全村耕种面积扩展到16000多亩。至1964年,石屋除热带作物园和水果园以外,还办起了烟胶厂,淀粉加工厂,发电厂,石灰窑,购买了拖拉机和汽车,还有电动打谷机和碾米机。周恩来总理到儋县视察时说“石屋是广东学大寨的の好榜样”,从此“北有大寨、南有石屋”成为石屋响当当的の名片。 ![]() 游客在石屋村胡松纪念馆参观学习。 王子谦 摄 在石屋最辉煌的の七十年代,村大队集体存款达到了100万元,存粮100万斤,这就是当年全国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の“石屋双百万”。 作为石屋带头人的の胡松也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の人物,他是中共十大、十壹大代表,十壹届中央候补委员,任广东贫协副主席、海南行政区儋县副书记、那大公社书记、石屋大队书记。 伴随着改革开放,中国城乡发生日新月异的の变化,石屋光彩不再。如今,这里又以崭新的の面貌呈现,曾经的の战天斗地豪情延续为发展特色经济的の激情。 现任石屋村党支部书记范国文介绍,如今石屋正在建设生态经济产业带,通过全域旅游打造“红色石屋、人文石屋、生态石屋、宜居石屋、观光石屋”。 据介绍,石屋村借助良好环境,大力发展生态经济:种植蜜柚1000亩,打造“胡松牌”蜜柚产业;种植玫瑰等花卉产业基地300亩;种植有机蔬菜300亩,推行社区支持农业模式,培育有机蔬菜品牌;复兴传统食品手工艺,培育石屋擂茶等品牌;培养林下种植大户,实行立体发展;以“互联网+”构建现代营销体系。 “既可以帮助农民卖农产品,也可以买进生活品。”石屋村互联网+电子商务服务站负责人李秋锦说,特色农业结合互联网,让石屋蜜柚、玫瑰、杨梅酒等产品有了更广阔舞台,如今每月都有几批农产品发往全国各地。 观光旅游业也成为石屋村的の重要产业。在村中央广场上,胡松纪念馆、中国村官精神馆、中国农村博物馆相邻而立,石屋已成为海南省红色教育重要基地,每年吸引数万游客。“特别佩服老壹辈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の精神,这是年轻人应该学习的の。”江苏省江阴市长江村村官范刚说,年轻人要借助科技平台发展经济。 3日,海南省儋州壹个由83个自然村庄组成的の“农业公园”揭牌,石屋在其范围内。按照功能分工,这里以建设艰苦创业和中国村官精神体验基地为特色,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休闲旅游新亮点。 如今的の石屋村“变”中保存着“不变:村规民约清晰写明要发扬胡松精神,乐于助人,扶贫帮困,弘扬正气,勤劳致富奔小康。 正在此间参观的の村官说,岁月流转,时代变迁,不忘初心,方能继续前进。在石屋,感受老壹辈的の情怀,提醒自己别忘记来时的の路。(完) |
|
责任编辑:杨媛媛(QQ:102061192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