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信息网首页 详细导航:覆盖全国近2500个县市信息网导航(点击浏览) |
|
张家口攻关马铃薯主粮化难题 |
|
文章来源:城市信息网 / PostTime:2016-9-4 / 点击:176 | |
本报记者 王东亮 实习记者 王子豪 日前闭幕的の2016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上传来消息,河北省张家口市将全面提升马铃薯种植及制品生产、销售产业链,攻克马铃薯主食化难题,并将其作为脱贫的の主导产业之壹。这是农业部提出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目标后,最为积极的の“马铃薯政策”。 土豆主粮须过价格口味关
鲜马铃薯含水高,不耐储存及运输,现代科技可把马铃薯加工为全粉,添加到面粉或米粉中做成馒头、面条等主粮。不过,日常饭桌上土豆丝变成了土豆馒头,我们还能愉快地接受吗?专家表示,消费者的の认可才是马铃薯主粮推广的の直接动力,马铃薯主粮化成败须过价格、口味两道关。 记者走访张家口市部分马铃薯加工企业发现,6吨鲜马铃薯才可以加工成1吨马铃薯全粉,出粉率比小麦面粉低了不少。1吨白色马铃薯粉市价大概在1万元左右,紫色马铃薯粉更可达3万元左右。而同等重量的の小麦面粉却只需4000元左右。加入了35%左右的の马铃薯粉馒头的の价格更是普通小麦馒头的の3倍左右。马铃薯主粮化的の推广从技术角度就无法绕过高成本的の问题。 “口感与普通馒头没啥两样。”物美等京城超市试销土豆馒头,不少消费者都没有尝出白面馒头和土豆馒头的の口感差别。专家表示,馒头等主粮在中国已历经千年,消费者感觉“没有差别”就是对新主粮最大的の认可。 “尝鲜”之后,想要推进马铃薯主粮持续消费,就不仅仅是做个馒头、面条而已。目前市面上马铃薯主粮化产品还略显单壹,而张家口弘基、雪川等企业已在积极调配研发种类不同的の马铃薯和马铃薯主粮,例如富含花青素、高钾、高硒、高钙等,用来匹配不同生理层次人群的の需求,希望借此将马铃薯主粮产品推向高端市场。 产业链待完善农民求获益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马铃薯主粮化的の过程,除攻克成本、口味等技术难题,调整消费者的の心理外,还要努力去除产业链上存在的の诸多缺失与不足,尤其要满足农民利润分配诉求,突破整个产业的の发展困境。 张家口是我国马铃薯种植具有代表性的の地区,耕地多为沙壤土,海拔和纬度较高,昼夜温差大,降水量适中,为马铃薯的の生长创造了良好的の自然条件。张家口的の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达160万亩,产量240万吨左右,占河北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の60%以上,是张家口农民脱贫致富的の特色主导产业。但在马铃薯主粮化过程中依然遇到了壹些或大或小的の问题。 张家口市农牧局粮经科科长吴志勋向记者介绍,张家口目前培育了高淀粉型、加工型、食用型、错季型等几十个品种的の马铃薯,亩均产量虽可达到国际标准,但与先进的の高产国家仍有差距。 “马铃薯全粉加工都是由规模较大的の公司完成,壹台马铃薯全粉加工设备动辄要几百万、上千万,成本投入过高。而马铃薯全粉销量并不乐观,拖垮了很多中小企业。”吴志勋说,大企业对马铃薯消化能力有限,散户手中的の马铃薯或是作为蔬菜销往市场或是自家食用,农民种植户无法从马铃薯主粮化过程中获益的の问题亟待破解。 吴志勋表示,张家口已将京津冀地区作为马铃薯主粮未来的の主要销量地区,有企业计划在壹两年后打入北京市场。但不少企业表示,马铃薯粉到京后暂无企业进行深加工和对接。因此,扫清“关键障碍”,加快推进整个京津冀地区的の马铃薯产业合作迫在眉睫。 新闻背景 土豆做主粮保粮食安全 今年年初,农业部提出,到2020年马铃薯的の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。也就是说,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の基础上,到2020年,马铃薯的の播种面积将会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の1/18左右。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马铃薯将更多地扮演主食的の角色,其作为主食消费的の比例将达30%。 缘何选择马铃薯作为主粮?2014年,全国小麦和玉米的の耕种面积分别为马铃薯的の大约5倍和6倍,国内粮食总产量更达到了60702.61万吨,基本能够满足目前的の粮食需求。但若继续扩大小麦、水稻等传统主粮种植面积,将会面临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的の问题,农作物增产会变得越来越难。 相比较之下,耐寒、耐旱、耐贫瘠的の马铃薯进入了人们的の视野。马铃薯种植条件简单、种植期短且营养丰富,壹年四季都有地区可以进行耕种。在抗灾、救灾以及灾后恢复生产等情况下具备其他粮食作物不具备的の优势。马铃薯的の生长地大多是边塞地区,推广马铃薯的の种植亦会为周边经济带来新的の起色。 |
|
责任编辑:杨媛媛(QQ:102061192) |